逝去的光芒 - 第三章: Olympus E-1, E-300與E-500的關係

在上章提到, E-1, E-300及E-500都是用上Kodak FFT CCD, E-1的總像素較低, 每個像素的吸光面積較大, 整體上立體感較高, 色彩亦較豐富. 而E-300與E-500則用上同型號的CCD, 大家有没有想過為甚麼整體的顏色風格及銳利度又有所不同呢? 你有没有想過將手上相機的顏色風格改變?

或者從本人的觀點出法去看Olympus調色轉變的原因:
E-1是三者中感光晶片擁有最高的訊噪比(67db)及動態範圍, 對高低位光有較大的寬容度, 不必用上特別的調色傾向去處理高光溢出的問題. 但到了E-300及E-500, 感光晶片上因像素提高而訊噪比下降了3db, 更容易發生高光溢出的問題, 所以將整體色調向下壓, 給人顏色濃郁的感覺. 而E-500就向另一方面發展, 不再向下壓而是去提高相片的明亮度, 同時生了高光溢出的問題, 令顔色變淡, 少了深邃的藍天.
 
要改變整體的顏色風格, 除了後期調色, 還有一個更直接的方法, 這就是去改變相機RAW檔案中的相機識別碼去套用別的相機調色.
方法係安裝能閲讀十六進制的軟件, 找出並改動識別碼, 用Olympus Viewer解讀便可.
 
以下的照片是以E-500拍攝, 由左至右分別用了E-1, E-300, E-500識別碼在Olympus Viewer解讀出來的相片. (可按下圖片放大檢視)
主要分別是E-1的増益(Gain)較重, 看到有較重的微粒, E-300則光暗對比較強烈, E-500感覺像用了去除雜訊方式令畫面看似更滑, 但清晰度較差, 最後一幅為原圖.

E500_s3 E500_s2 E500_s1

E500_s1

以上的比較是在沒有改變個別參數如contrast, shapeness, saturation而得出的結果, 如果改動了這些參數, 變化會更為明顯.